由於在1930-40年代得到鲁迅艺术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用心整理,「陕北民歌」就成为了在中国比较有系统地被纪录下来的传统民歌之一!
(奚秀兰的这个版本前奏一响起,满满是我童年回忆的味道!)
细意欣赏民歌之时,就能体会到每个区域的民俗特色,感觉好像已经在那个地区趣味怏然地游走了一圈一样。民歌的意境往往带着有一股浓烈的本土专属情怀。
关於这首「知道不知道」,原曲首次出现在1951年的电影「陕北牧歌」之中。原曲名叫「崖畔上开花」,属《陕北民歌》一类。2008年《陕北民歌》正式获得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由此可见「陕北民歌」在中国音乐历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
(28:42开始就是电影中的原曲「崖畔上开花」。一开腔那股地道老山歌的味道马上涌出,陕北的风情真来劲!)
我对「陕北民歌」有很强的感应,因其基调跟广东的小调和粤曲非常类近,令我很有亲切感。它跟广东小调和粤曲最明显的分别在於它充满了辽阔黄土地的气息,在豪迈之中带有一丝柔情,在热情奔放之余又婉转悠扬。此外,根据现存资料,在「陕北民歌」之中情歌占了绝大多数呢!
其实许多不同地区的民歌在唱腔方面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能把专属的滑音和装饰音完美地融进唱腔之中,浑然天成。也因此我会建议在欣赏不同地域的民歌时,不妨多注意这两种技巧。假如想要研究或演唱某些地域的民歌,也应先从这两方面切入。很多时我们都能够从歌者演唱滑音和装饰音的技巧上即时辨识出来不同地区的民歌特色!
(老伯伯以一把简单的二弦乐器伴唱着。那种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才是我心目中最美的演绎方式!)
(像大部份源远流长的民谣一样,「陕北民歌」也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承传下来的。估计代代相传时,人们就是这样听着唱着就学会了。我在讲音乐课时经常提醒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对细节进行仔细的观察。想一想,笨头笨脑的郭靖也能通过偷师(观察)学有所成,最终成了一代大侠啊!)
对於非常正统的民歌,我一向不太喜欢听翻唱的版本,怕过度「现代化」的编曲会令它失去了原曲的神韵。不过在电影「天下无贼」中由刘若英演唱的片尾曲则是例外,因为她这个改编版本实在太凄美动人了。每次音乐一响起来,我满脑子都是她在戏中咀里塞满食物双目通红强忍泪水的样子.....
(看着这组图,谁能忍得住不哭?!就因她的这场戏、这演技,我记住了这部电影!)
麦振鸿
2022年10月6日
2022年10月15日更新